首页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为什么说客家人是古中原正统传人?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为什么说客家人是古中原正统传人?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

中原汉民五次迁徙过程: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中原汉民五次迁徙示意图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

第五次: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

客家大本营:即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交界的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域。

客家先民:客家先民与客家人的区分时限以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后为界,即经过三次大迁徙而进入客家大本营至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前称为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即为客家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赣州客家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nccx.net/archives/90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