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方面: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净现值率(ENPVR),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面:产出效率指标,运营效率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社会贡献指标 通用指标: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比率性指标 经济评价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后,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评价资金是有限的,为了节省并有效地使用投资,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当可供选择的方案多于一个时,还要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和选优。这种分析论证过程称为项目经济评价。
经济核算中的六大经济指标?
①生产要素和生活条件指标体系。分为人口、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消费资料、物资储备等指标体系。 ②社会生产成果指标体系。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包括邮电业)、商业(包括外贸)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实物产量或实际工作量、总产值、净产值(即国民收入)等指标体系。 ③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标体系。前者包括生产部门劳动报酬和构成社会纯收入的利润、税收等指标体系,后者包括国家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收支、非生产部门的经费收支等指标体系。 ④国民收入的最终使用指标体系。包括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最后形成可以用于购买实物的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指标体系。前者又分为居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集体消费基金;后者分为生产性积累基金和非生产性积累基金等指标体系。 ⑤社会产品实物的流通和消费指标体系。包括运输和交换指标体系,以及表明最后用于补偿原材料燃料消耗、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增长、物资储备的扩大、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集体消费、出口等各种用途的产品指标体系。 ⑥人民生活指标体系。包括吃、穿、用、住等消费水平和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