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有近千左右的历史,它们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在历史上有什么渊源?
去过潮汕和闽南地区的人会觉得很奇怪,这两个地区风俗、方言几乎一样。两个地区的经商氛围也特别浓厚,走出很多著名商业大佬。
然而,却一个是广东省,一个是福建省。这两者到底是啥关系呢?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了他们的前世今生——
潮汕根在闽南,闽南根在中原 。
台湾根在闽南,闽南根在中原。
潮汕人大多是福建移民的后裔
潮汕与闽南地区是源与流的关系。从人口来源看,潮汕地区的居民大部分是福建移民的后裔。据记载,潮汕移民,几乎都来自中原,但直接从中原移居潮汕的为数极少,绝大多数是先占籍福建,而后转徙潮汕。
中原移民由闽入潮汕,主要有三次,即两晋时期,隋唐时期和南宋末年。因为福建地少人满,不少先民继续往南迁徙到潮汕地区。可以说,每一次中原移民潮,都会大大增加潮汕地区的人口。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就曾说过:“我们祖先有几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过,我可以说是半个福建人。”就是因为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头。
莆田洋尾村,李嘉诚的祖籍地
虽境土有闽广之异
而风俗无漳潮之分因此福建的语言、信仰和风俗习惯,也随之传入潮汕,故有“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之说。
潮汕话是中国八大方言——闽南语里的次方言。潮汕方言应该说跟福建漳州、泉州与厦门的方言,同属于闽南语系。
潮汕功夫茶乃源于闽南功夫茶,两者一脉相承,故泡茶的主要流程其实是大同小异,均遵循着南派乌龙茶最经典的泡法。另外,潮商与闽商一样,是世界上有名的群体,而且他们中颇大部分祖籍来自闽南。与闽南一样,潮州也有深厚的海洋文化,他们的习俗信仰与闽南类似,潮州也有南音、梨园戏,可以说潮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区域。(海峡网谢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