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天~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平均血压24小时≥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盐和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由此可见,限盐绝对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肉可以吃,但要适可为止地吃,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比如牛羊肉,少吃猪肉。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腌菜、酱菜、熏肉。同时要戒烟戒酒。
高血压怎么能降压?
头晕、恶心、耳鸣,感觉像坐了云霄飞车似的,老是高高在上的血压,不仅是影响老年人,还击垮了很多身强体健的中青年,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那么为什么会患高血压呢?中医能治疗高血压吗?
从中医角度来看,根据高血压有头痛、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辨证,其属于“眩晕”“风眩”。其发病多与意识不节、情志失调、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从古至今,中医对高血压的发生有十分全面的记载。《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 海论》中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导致髓海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诸病源候论 风头眩候》中有“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
根据发病病机的不同,中医调治高血压主要从调理脏腑入手,如肝阴虚阳亢则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痰浊中阻则祛痰清热、健脾燥湿;肝脾失调则疏肝健脾、调畅气机……
除了通过药物调治,恰当的自我管理也是有助于降压、稳定血压的。日常要规律监测血压,控制饮食,少食咸辣食物;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充足睡眠,对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