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最早是2014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性明星的称呼,相对女性明星的称呼小花而言,“小鲜肉”指年轻、帅气的男性。一般是指年龄在14-25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的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的男人。
有人说,她引领了一代中性审美的风潮,让女人变得“不再女人”。可很显然,这中性审美的风潮这十多年来似乎并未停止,只不过男性化的姑娘们不再流行,如今占据偶像明星排行榜的,是女性化、幼齿化的男人们。
无论是未成年出道的TFBOYS,还是领航小鲜肉称号的鹿晗、杨洋、陈学冬、EXO,更包括如今雄踞各大人气旋涡中心的新生代蔡徐坤、范丞丞,美貌、纤瘦、白皙、弱不禁风等是他们的典型特质,部分还妆容妖冶,举止妩媚。与中国传统的对男性的欣赏角度,或是由近代西方文化大举入侵所带来的硬汉审美,可谓是大相径庭。
可以说,是受众选择了他们,是受众的追捧让他们脱颖而出,继而霸占大量的媒体资源。而决定这场审美革命的关键人物,毫无疑问就是国内乃至东亚无数的女粉丝们。
姑娘们对这些美貌纤瘦白皙的男偶像的喜爱,引发了男同胞们数不尽的困惑和不解,不仅他们问出了无数个为什么,甚至连女粉丝们自己可能也没有想过,为什么比起充满男性荷尔蒙的icon们,自己就是如此偏爱有敌意者口中的“男不男女不女”的美人们。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总结了他的政治哲学:“个人困扰就是公共议题”。鲜肉审美的革命如此颠覆性地发生着,牵涉到大量反抗旧式审美的女性,以及对其主动进行反抗或嘲弄的男性,如今已极具讨论的意义。毕竟审美的决策汇总着个人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
难道,确实是教育和社会让咱们女同胞们义无反顾地抛弃阳刚汉子,拥抱花美男吗?
小树的回答是肯定的。毕竟,一切偶像都包含着自我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