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乡:梅州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读书为上品的思想较为强烈,一向崇文重教,读书风气极盛。
到了明清科甲鼎盛,蜚声海内外,清乾隆年间,嘉应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文化之乡美誉不胫而走。
梅州客家文化之乡由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文化底蕴深厚,梅州历来有崇文重教、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二、英才辈出,曾孕育和培养了以程旼、姚雨平、叶剑英、黄遵宪、李文古、宋湘、丁日昌、丘逢甲、林风眠、程贤章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当代文化名人 ;三、文物丰富,有黄遵宪故居、梅县学宫、丘逢甲故居、三河坝烈士纪念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1处;四、民居独特,以围龙屋为代表的客家民居,堪称世界建筑一绝;五、民俗众多,客家人的民风民俗内容非常广泛。
潮州和梅州,哪一个的文化更昌盛?
潮州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梅州自称世界客都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首先两种文化都是优秀的汉族民系没有谁更昌盛这一说。如果要谈两个城市的历史底蕴,梅州比潮州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潮州”一名出现在隋朝初年,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属循州之义安县,是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义安县为州治。历代以来,潮州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领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潮汕建筑“潮汕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
包括潮剧、潮汕铁支木偶戏、正字戏,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欢庆喜人的潮州大锣鼓声震海内外。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高端的菜系,其作为粤菜的中坚力量,有最上得厅堂菜式之称。潮绣,潮州木雕,贝雕,石雕,抽纱,潮州剪纸等以潮州话、潮剧、潮州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菜、潮绣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名扬海外。
梅州市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梅州有广东汉剧和梅州客家山歌两个重要的文化名片,梅州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炮弹芋头、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历史意义上的潮州不仅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
如清代雍正十年以前,潮州府的管辖范围几乎囊括了韩江上游的客家地区,潮州与梅州地区历史上经济联系紧密,文化相通,在粤东都说潮客一家亲。潮州的历史比较久远文化底蕴相对要更昌盛一些吧。粤东地区的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是相互包容和影响,其实都是优秀的汉民系都保留着各自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都忘记了许多传统和习俗,家乡民系的语言潮州话和客家话都不会讲了,也许以后就没有这些民系符号了吧,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小弟不才欢迎指正批评,记得点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