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认识和纠正bai不良嗜好,如吸du烟、酗zhi酒、吸毒等。
2、为居民dao设计个性化的合理膳回食结构。
3、针答对居民个人制定科学有效的有氧运动计划。
4、对老、幼、孕、残等特殊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居家或出行时的安全防范措施等教育。
5、消除精神紧张,进行健康心理疏导。
扩展资料:
基本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健康教育服务
健康教育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36130组成部分,卫生习俗与传统观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迷信愚昧、信神不信医、重治轻防、宁肯花钱买药也不愿投资防病等封建落后思想与陈规陋习,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一向担负着扫除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不卫生的习惯和“移风易俗,改造家园”的任务,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讲“”四有“”五爱”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是相互渗透的。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树立现代科学的健康观念,扫除陈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扩展资料;
通过健康教育的过程,达到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 即通过健康教育手段普及医药科学知识,教育和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积极参加全民健康活动,促进合理营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从而使国家与民族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通过教育,建立和促进个人、社会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责任感,帮助人们学习健康知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