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核赣州金瑞铀业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境内,是原核工业国营七一九矿政策性破产前将企业军品生产线分立出来组建的军品公司,主要从事铀矿的采冶,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建设的国有大型铀矿冶联合企业。公司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员工进行管理,所有员工均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和住房公积金等各类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享受助理工程师待遇和年薪,其中矿山主专业毕业生可享受40000元的学费补助,公司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息助学贷款。
法定代表人:冯海生
成立时间:2002-07-29
注册资本:4711.904117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70011000172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岭路28号
餐饮首富张勇未了局:股价翻倍后突遭国内券商唱空1700亿有水分?
这家餐饮就是海底捞,券商说的未必都是对的,包括看空,我们可以了解券商看空的逻辑,但是海底捞最终是空是多,关键看其产品模式是否可以持续。这方面,你去吃几顿海底捞观察比券商的数据观察更有效果。当然了,我们应该客观的关注券商的关注点,罗列了下券商聚焦的海底捞利空,如下:
1、超高市盈率。所有的看空基础,是贵。海底捞静态市盈率百倍,而动态预计在90倍左右。1690亿左右的市值,2018年净利润为16.49亿。市场对于海底捞最大的恐惧,就是来自过高的估值。如果要维持这么高的估值,海底捞需要有更高的业绩增速。券商看是大约50%到60%的年增速。个人认为也许这依然是保守的,因为PEG=1的话需要90%的增速才可以平衡估值。
2、业务扩张和下沉带来的不确定性。海底捞走了业务下沉的经营路线,也就是到小城市去。19年上半年海底捞扩张100家门店,至530家。新增门店中900平方米以下小店占比近七成,尤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店中,小店数量占比超过80%。也就是说,这部分门店即使业绩好,也不能按照门店比例来提高净利润。门店增长了20%,由于店面小,所以净利润增长可能还不到20%。海底捞如今一线城市客流有限,二三线客流增长较快(大约是消费偏好变化较快,一线城市已经过了新鲜期)。但券商担忧未来小城市的高客流持续时间有限。
3、成本波动的影响。海底捞干什么的?火锅。火锅的成本主要在哪儿?食材,新鲜蔬菜和肉类。今年猪肉已经开始上涨,那么对于海底捞的成本压力就会提升。根据测算原材料占海底捞成本的4-5成。另外海底捞还在推动机器人餐饮,而实际上机器人餐饮并不能降低人工,技术也不够成熟。不过这方面个人认为,这本身就只是一个营销噱头。
4、负债率提升较快。数据显示,海底捞的资产负债率由2016年的17.9%增至2017年的73%。由于拓店速度较快,当然要消耗大量的现金。当然这一点暂时问题不大,由于2018年其上市港股,2018年年底海底捞的资产负债率为27.75%,个人认为,连瑞幸烧钱亏损上市都是合理的,那么这部分扩张快一点,而且都是直营店,倒并不是主要问题。
综上,券商的看空是有依据的。但是对于海底捞,核心的问题依然是其经营模式或者完善的服务在扩店之后是否依然能够保持,是否依然能够有足够的客流和足够高的利润率。对于海底捞,其扩张远未触及天花板,但是对于食品行业,安全性,用户喜好会导致翻桌率的起伏变化。如果海底捞变冷清了,那么这些门店将成为一种负担。
当然,对于投资人抛开股价看公司都是不合适的,这么高的市盈率的确不应该继续扩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