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发展到近几百年,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也就是进入表演艺术领域。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广东是麒麟舞流传较广的地区,全省各地麒麟舞在历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为代表的东江麒麟舞、以东莞樟木头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广州番禺为代表的黄阁麒麟舞等。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州教育局称足球舞已经获得广东省科研经费,是个好项目,你怎么看?
梅州市教育局的这个回应,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而通过这个回应,我们也可以大概知道,为什么会有“足球舞”这种事情的存在了。
一上来梅州市教育局先表示:此项活动由梅州市教育局继教中心发文举办,11月13日上午在梅县区华侨中学进行。此项活动体卫艺科没有参与,整个过程我们都不清楚。
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负责体育教育这块的体卫艺科,并没有参与足球舞这个项目,过程什么的也不清楚。
通过教育局的声明,我们可以得到几点信息:
1、足球舞来源于排舞。这个排舞项目是梅县区华侨中学的一个科研课题,是“舞蹈、音乐与体操相结合编成的韵律操”,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可观赏性”,教育局说这个舞蹈“一种容易让人接受的一个好项目”。
然后这个排舞项目的论文,甚至还获得过广东省教育厅体育科研论文一、二等奖,梅县教育局认为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在梅县田径运动会上进行了大型团体表演,还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2、尝到甜头之后,梅县华侨中学又把足球排舞项目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并且还获得立项,然后广东省下达了科研经费。
梅州教育局认为,足球排舞这个项目,是在原来排舞的基础上,加上了足球元素,并与之相结合,并进行重新编排,然后让青少年通过足球排舞,达到锻炼身体,又能普及足球知识和足球基本动作的目的。
梅州教育局表示,希望外界不要过于简单地把足球排舞和足球运动相提并论,它们是不同的门类,各有各的好处。
最后梅州教育局表示随着足球排舞的不断完善,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这个项目,也希望舆论不要把这个项目,往更多不良的方面去引导。
看完这个回应,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只是希望梅州能有更多的人去踢球,而不是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