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客家人的祖地在哪里?是宁化石壁吗?客家名人有哪些?

客家人的祖地在哪里?是宁化石壁吗?客家名人有哪些?

谢邀。1996年,笔者创作和拍摄了15集电视片《中国客家人》之后,也有很多人问“客家人祖地在哪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的客学研究者自吹自擂,说“客家人是最纯正的中原汉人”,“历经千年九次南迁而來”等。虽然这话出于民糸自尊,但惘顾历史总不是件好事。

回到题目。其实,客家人并没有相对固定的“祖地”,只有相对固定的发源地。这就是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山区。上世纪九十年未,客家学热了后,好多山区县都自称“客家人祖地”,令人啼笑皆非。记得我们贴着“广东电视台《中国客家人》摄制组”标志的中巴开进宁化石壁时,老百姓围着看热闹,很多人问:“什么是客家人”。在釆访拍摄三天中,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对石壁前世今生矇眬知晓,却对“客家人”茫然不知,十分尬尴。一位石壁镇老领导打圓场,说:“什么客家不客家,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

摄制组总共跑了五个省区118个县区,除了拍摄客家人知名景点古村落外,还收集了各地史志故事。以文字计算,大约有300万字。这些史料都生动说明客家人形成的历史过程。西汉初年,一支被遣散的湘西“武陵蛮”來到赣南,自号称“畲人”。畲民在章水和贡水流域生活三百年,并在各地留下许多带“畲”字的地名。东汉吳国时被朝廷两次剿杀,畲人被迫迁往赣闽粤山区。宋朝特别是南宋灭亡时,大批宋人躲进山区避难,逐渐与土著畲人融合成客家人。到明清之际,因山区人口暴增,客家人开始向海滨平原地区大规模迁徙。在向南迁徙过程中,遭遇闽南人的顽强阻击,在今南靖,永定一线留下大量的械斗碉堡一土楼。而向西迁徙却取得辉煌成果。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朝廷割潮州三县,惠州二县设嘉应州,成为客家人集中迁徙地。因而,嘉应州(今梅州)也称客家人的“祖地”。客家人也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前八届世界客学会都是在梅州召开。

应该说明的是,据著名史学家吕思远王国维考证,畲族与苗族,瑶族三族同源,都源于西汉初年的武陵蛮,亦称五溪蛮。而武陵蛮则是战国末年“躲避秦难”的楚人与武陵山区土著僕人民族融合体。这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生动描写。正因为有相同的经历,有祟文重教的传统,有艰苦奋斗的意志,客家人中涌现大量的英才勇士,领导或促进中国历史进程。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南国两次革命的孙中山,中共武装力量的创始人朱德等。也正因此,笔者创作拍摄《中国客家人》,第一次将客家人搬上银幕,助推世界客家学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赣州客家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nccx.net/archives/17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